close

  ■本報記者 顧泳
  “85後”女孩朱磊,五年前從上海中醫大碩士研究生畢業;就業時,她另闢蹊徑來到社區。彼時同學議論紛紛:名校高材生去社區,太屈才了吧!
  五年後,同學再聚會,朱磊已成不少人羡慕的對象:在平涼街道明園村居委,她身為首席家庭醫生,帶領團隊管理兩萬餘居民的健康。不久前,朱磊還榮獲第二屆上海市“十佳家庭醫生”。接過獎狀,朱磊靦腆地笑了,“當年我的別樣選擇,如今看來別有收穫!”
  冬至日,寒風凜冽。平涼街道明園村家庭醫生工作室,暖和的空調風下,阿姨媽媽坐在沙發上,聊著家常、等候看病……蘇阿姨、唐阿姨攀談起來,“小朱比我兒子還親,有時我 嗦幾句,兒子嫌煩,小朱從來不會,這些年沒見她紅過臉。”“我90歲的婆婆每周最盼星期二,那天朱醫生要上門訪視,伊老早關照我,門開好、茶沏好、點心準備好,別怠慢了朱醫生。”
  才到而立之年,朱磊在社區居然有這麼多忘年交,頗令人意外。她一邊麻利地捋起蘇阿姨袖子量血壓,一邊眼睛笑得彎彎,“其實老人真的很好打交道,只要有一點點好,他們都記在心上。”
  朱磊回憶,碩士生到社區,這個外人看來不解的選擇,自己並沒猶豫多久。她坦率地說,“一來大家都扎根大醫院,不缺我一個;二來,從小到大我都有老人緣,與家裡長輩聊天很開心,又喜歡照顧他們。比對這兩點,顯然社區更適合我。”
  朱磊依從初心的選擇,沒有錯:平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人才搭平臺,入職不久,中心就為朱磊設立工作室,她獨到的中西醫結合方法,自此有了廣闊的施展舞臺。
  “我19歲就患了遺傳性高血壓,血壓一直降不下來。”唐阿姨說,“小朱本事大的,幾種藥搭配,調整了幾次方案,現在血壓平穩多了!”糖尿病控制得當了、骨質疏鬆癥狀緩解了、大腸息肉篩查出來了……朱磊來到社區這五年,居民對她的醫術口口相傳,使她成了社區明星。
  朱磊與老伙伴打成一片,白大褂口袋里,不是誰家兒子結婚的喜糖,就是誰家媳婦生子的喜蛋,還有老人塞上的各種小零食。下轉◆6版(上接第1版)小朱把病人當老寶貝,老伙伴也將她視為小寶貝。
  與老伙伴交往的日子里,朱磊說,自己跟著改變許多。改變最大的,就是變得口羅嗦了。老人家耳朵背、聽不清,起初一句話,反反覆復念叨,真不習慣;現在卻成自然,每次看病藥吃幾粒、何時吃、怎麼吃,都會詳細講解,“我多說一句話,病人就少一個問號!”另一大改變是口音。朱磊自小在江西長大,當家庭醫生一兩年,就開始操著洋涇浜上海話與老伙伴攀談。如今,一口流利上海話更把許多人都弄懵了,新病友總是笑著拍她的肩,“這個上海小囡老好的!”朱磊笑著回應,“我是新上海小囡!”
  口碑如此好的家庭醫生,怎樣留得住、幹得好?平涼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許齊介紹:接下來,中心還將為朱磊這樣的優秀醫生搭建平臺,配備轉診、醫保管理等資源,同時探索年薪制等收入改革,讓好醫生真正能在家門口擋住病、守住民心。
  (原標題:進社區當醫生,別樣選擇別有收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b20gbhu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