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      
      新華社烏魯木齊12月9日電(記者 儲學軍 李秀芩 潘瑩)初冬的南疆大地滿是金黃。記者來到6年前採訪過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二師塔里關鍵字廣告木墾區34團,看到這個當年因缺水、風沙肆虐差點整體遷走的團場,如今棗香濃郁,棉絮芬芳,越來越多的職工過上擁有“一片園子、一套房子、一部車子”的小康日子,團場處處呈現出一派歡樂吉祥的生活圖景。
    室內設計  “環境越變越好 心情越來越好”
     景觀設計 沿國道218線自庫爾勒向南,兩旁胡楊林由密漸疏,裸露的荒漠地帶增多,表明已逼近塔里木河下游。
      34團是塔里木河下游最後的一個灌溉單位,位於塔克拉瑪乾沙漠巴里島和庫姆塔格沙漠間。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,34團人在亘古荒原開發建設,種地植樹,建起一道阻止兩大沙漠合龍的“綠色屏障”。上世紀80年代後,受自然及人為因素影響,塔里木河下游缺水問題突出,風災、沙塵暴等災害頻繁發生。
      2007年4月,記者到34團採訪,恰逢春播,一場肆虐的大風宣告了又一次播種失敗。我們趕到地里,樹G2000丫杈、渠道邊到處可見被大風掀起的白色殘膜,有的棉農蹲在田埂邊傷心地哭泣。職工告訴我們,年年這樣,最多時一年復播達6次。時任34團團長的薛利介紹,34團每年因風沙等自然災害造成的農作物損失達1000萬元以上。
      自治區勞動模範、34團職工任瓊華在團場工作生活20多年。她回憶說,過去團場人都怕颳風天,尤其春季風沙肆虐時,沙塵遮天蔽日,白天突然變“黑天”。那時,穿身新衣服到庫爾勒市開會,渾身上下蒙上白茫茫一層土,人家一看就知道是34團的。
      因為缺水、風沙侵害嚴重,34團很多田地棄耕撂荒,職工連年虧損,生產生活條件惡劣,34團曾一度打算全團整體遷走。
      34團黨委書記、政委薛利這次見到我們,第一句話就是:“感謝國家對塔里木河進行綜合治理,把我們34團給救了!”
      薛利說的塔河綜合治理工程,開始於本世紀初,國家總投資100多億元。截至目前,已實現連續13次向下游輸水,這使塔里木河下游兩岸重獲生機。
      有了水還不夠,薛利開始搞作物結構調整,下決心把多年單一種植的棉花從非宜棉區退出,在2萬餘畝與沙漠“接壤”的田地上種植了香梨、紅棗等經濟林;同時,大搞節水農業。全團生態受益面積不斷擴大,不僅鎖住風沙,缺水問題極大緩解,沙塵暴災害天氣明顯減少。薛利說,今年春播期間,連續3場大風沙塵天氣,全團沒有1畝耕地揭膜重播。
      任瓊華響應團里號召,第一個在自家棉田引入滴灌,當年承包的200畝棉花地大獲豐收,高壓節水滴灌技術由此在全團推開。帶頭致富的任瓊華不忘團場貧困職工,一再把自家田地出讓給其他困難戶承包,手把手傳授新技術,幫助更多人致富。她說:“這些年不缺水了,環境越變越好,心情也越來越好。”
      “職工的私家車比我的還高級”
      “34團已不是過去條件艱苦的概念了。”薛利滿面欣喜地說。這幾年,通過調優產業結構,鼓勵職工多元增收,34團甩掉了貧困帽子,職工收入一年比一年高。
      6連連長周小明在基層當了20年連長,這些年眼見職工一個個收入打了“翻身賬”,擺脫了年年欠帳倒掛的日子。“連隊過去80%以上都是虧損戶,現在超過60%實現了‘三個一’(一片園子、一套房子、一部車子),不少職工開的私家車比我的還高級!”他高興地說。
      周小明告訴我們,團場這兩年調結構力度大。過去,團場職工靠種棉花單一收入,碰上災害頻繁,年底往往成為“倒掛戶”。和6年前團場種植結構“一棉獨大”不同,如今,棗樹成了家家戶戶的“搖錢樹”。周小明說,種紅棗不像種棉花“吃水多”,能實現一舉多得:既解決乾旱缺水問題,又起到防風固沙作用,還能幫助職工增加收入。
      眼下是紅棗豐收時節,薛利告訴我們,34團種植的有機紅棗,市場十分暢銷,根據今年行情預計,34團種植紅棗職工收入平均8萬元以上。九連職工馮其湘種植紅棗25畝,年收入有望超過30萬元。
      34團黨委常委、副團長朱福生介紹,這幾年,34團通過產業結構調整,發展綠色生態養殖業,提升農產品質量,走品牌化發展道路,形成了綠色、循環、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。目前,34團種植的“西域紅福”紅棗、“小白嘴”山藥等農產品,已打入內地市場,實現了農業產業特色種植效益翻番。
      此外,通過資產入股、路邊經濟、畜牧業養殖及棉田棗園間種經濟作物,全團在職職工將增加收入1萬多元。
      “老百姓的幸福是我們最大心愿”
      解決了“錢袋子”問題,還要考慮“腦袋”問題。2011年,34團與新疆兵團級重點中學華山中學“牽手”,引入先進辦學理念,提高教學質量。
      由華山中學掛職到34團中學任校長的鮑永生至今記得,他剛來學校時召集300名學生家長開家長會,結果只到80人。學校改變方式,把家長會前移到連隊,結果場場爆滿。兩年時間,熱愛學習、重視教育的氛圍在學生和家長中形成,34團學校從硬件設施到管理理念、課程設置都發生巨大變化。2012年,中考升學率提高8個百分點,2013年提高12個百分點。
      與此同時,在河北援助下,投資1100萬元,以一流標準建設的34團幼兒園已建成,讓團場孩子從小享受到和城裡孩子一樣的啟蒙教育。
      記者來到34團醫院採訪,副院長於向榮告訴記者,去年以來,團場每年撥款100多萬元,讓職工享受“免費住院”,深受職工歡迎,醫院住院率從不足50%增加到80%以上,切實緩解了職工看病貴問題。
      在34團醫院樓下不遠處,團場投資450餘萬元建起職工精神康復中心。這裡生活著100多名老無所依的孤寡人員、殘疾人及精神病患者,方圓數百公里其他團場不少人慕名投奔而來,被群眾稱贊為“陽光醫院”。
      34團黨委常委、紀委書記張文興說,3年來,34團以“宜居宜業,生態綠色”為原則的小城鎮建設快速推進,建成新樓房4300套,水、電、暖、路、綠化配套設施到位,家家通上天然氣。一線職工轉變生活方式,農閑時集中住在團部,實行社區管理,忙時到連隊從事生產工作,實行連隊農業經營公司管理,群眾生活幸福指數明顯提升。
      “說到底,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圍繞群眾最關心、最迫切的願望出發,老百姓的幸福是我們最大的心愿。”薛利說。
      34團職工子女夏迎春在重慶讀完大學,一直在內地打工。這幾年團場面貌大變樣,他看好這裡的發展前景,兩年前回家鄉工作。今年他同時趕上三件喜事:與愛人倪小莉喜結良緣,喜遷90平方米新樓房,喜得貴子。
      來自甘肅的大學畢業生王小龍曾先後在洛陽、烏魯木齊工作,去年“落腳”34團中學當教師,他評價,這是一個充滿變化和希望的地方,給他帶來全新感受。
      34團宣傳科科長富雲告訴記者,2008年前,沒人願意留團工作,別說大學生,就是小學畢業也不願留下來。2011年到2013年,外地和本團大學畢業生到團場工作的131名。一些遷回內地的退休職工也紛紛回團居住,安享晚年。  (原標題:塔里木墾區34團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見成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b20gbhu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